首页

芷晴女王

时间:2025-05-29 12:37:08 作者:2024“智慧之手”得主华雍个展带来驻法生活的思考 浏览量:21160

  中新社兰州7月28日电 (记者 闫姣)“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经过一系列保护工程后,数字科技助其焕发新生。中外游客不仅能“登长城、看长城”,还能沉浸式“夜游长城”甚至亲手“修长城”。与日俱增的互动感与参与感,尽情展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

2024年7月15日,甘肃嘉峪关开启“夜游”模式。图为夜游灯光剧《天下嘉峪关》光影效果。(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供图)

  “7月中旬推出‘《天下嘉峪关》行浸式夜游’,以前沿的光影科技表现形式,通过‘塞外边关、河西风云、长城主宰、中国脊梁’四大主题篇章,8个光影节点,在嘉峪关原址上描绘一幅恢弘的史诗图卷。”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副总经理曹文娟28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夜游长城”是嘉峪关焕新的内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暑期档亲子游、研学游人数明显增多。曹文娟说,与之配合的还有边塞风情舞蹈、雄关祈福仪式、西域使者风情表演、大漠英姿戏舞等。

  嘉峪关是古丝路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官方实施了嘉峪关长城本体保护工程、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工程和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全方位航拍数据采集,兼顾保护与开发利用。

图为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甘肃嘉峪关关城。(资料图)(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供图)

  嘉峪关焕新还在于推出长城研学游,为广大青少年带来精彩体验。据嘉峪关关城景区研学老师马雪介绍,今年,嘉峪关研学游火爆出圈,尤其人文历史课“长城文化小使者”和手工实践课“我在嘉峪关修长城”备受学子青睐。“青少年亲自参与长城的‘夯筑’,让其触摸和感受长城文化,感受古代工匠修建长城的智慧。”

  网红“关照”、嘉峪关关城冰箱贴、长城乐高、长城戈壁挑战赛……近年来,嘉峪关关城花式出圈。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嘉峪关关城景区接待游客达117万人次。

  “甘肃的长城资源非常多,而且保留得相对完好,所以我们大力发展长城文化旅游,长城研学已经成为亮点。”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何效祖举例说,比如游客到嘉峪关,除了游览关城景区,还可以参与“修长城”的项目,体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不管谁担任美国总统,中方对中美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

“今年5月15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在中国沿海所有邮轮口岸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这一免签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了邮轮入境旅游的便利性,提升了中国在邮轮入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带动入境旅游增长,同时带动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东疆边检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船舶停靠期间,该站自主研发的梯口监护智能机器人也在邮轮母港码头一同“执勤”,该机器人能够实现智能视频监控和限定区域人员管理,保障船舶停靠期间在港安全。“我们将持续优化通关环境,不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保障口岸安全稳定。”(完)

时习之丨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习近平擘画清晰蓝图

任河特大桥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境内,是西渝高铁全线重难点工程,大桥全长1180.52米,主跨为矮塔斜拉索加劲桥屏一体连续刚构,最高桥墩132米,塔高30米,最大跨度164米,由中铁十二局承建。

广汽集团:第一季度汽车累计销量40.97万辆,同比下降24.11%

面向旅游行业监管部门、景区、旅行社及游客,青海移动构建了“多位一体”的智能旅游营销管理体系,打造省级“智游青海”游客综合服务项目、青海湖智慧文旅、祁连县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等标杆项目,全面提升政府监管、景区管理效率和质量、游客游览体验,赋能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

记者在走访时发现,今年的“老字号”通过丰富的消费场景、融合创新的口味,以及文创、伴手礼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打造出浓浓的佳节氛围,吸引了众多消费者。

习近平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会谈:我愿同你一道 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胡敏: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但当今世界,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剧,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